欢迎来到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
用户名: 密码: 会员注册
在线留言
专家视界

柯炳生: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农业现代化

点击数:39   录入时间:2024年5月27日    文章来源:


柯炳生: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农业现代化




[编者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柯炳生先生作为农业领域的知名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观点和建议。
本篇文章将聚焦柯炳生先生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文章将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引导等手段,释放农业生产的新动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传播,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对农业现代化的更多关注和思考,共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期待柯炳生先生等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意义,更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当然也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生产力是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根据笔者的学习和理解,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性的、高质量的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据此推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必然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力量。

第二,这种科技创新的成果,要应用到产业发展上,催生出全新的产业业态,或者让现有的传统产业业态有深度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者必然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这三者的组合方式也必然大大优化。

第三,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也是核心标志,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也就是投入产出效率大幅度提升。即,通过颠覆性科技创新改造了产业业态之后,必然会带来的效果是用更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指的就是新质生产力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投入,减少各种自然资源消耗。

新质生产力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应对我国农业面临的长期挑战,对于推动建设农业强国,都有着直接的针对性和重大指导意义。

我国农业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我国要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18%左右的人口。这个基本国情,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可用于农业的土地和水资源还会继续减少,而广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还会继续提高,从而拉动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因此,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就是如何用越来越少、越来越贵的土地、水、农业劳动力等资源,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农产品。

从建设农业强国角度看,其目标是,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从这些表述可以直接看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应对我国农业长期挑战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

将新质生产力的一般性理论概念应用到农业上,可以推断出,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具体方面。

在原始性、颠覆性创新方面,重点是种业技术创新和设施装备创新。种业技术创新方面,是提升劳动对象质量,即在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方面的创新。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一再强调的生物育种工程就是重要标志。设施装备创新方面,是提升劳动手段,即全面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设施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这既表现在大田种植业、设施园艺业、区域化林果业方面,也表现在集约化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方面。

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创新,更好地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模式很多,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托管服务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扩大产业的经营规模,从而更好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通过以上路径,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最终的核心标志,就是在农业资源稀缺的限定条件下,实现三个方面的不断提升,实现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效果,那就是徒有其表的新,而不是真正的新质生产力。

把握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最核心的原因是两个作用的合力发挥得好。两个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样需要发挥好这两个作用的合力。

在市场作用方面,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农业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尤其是一县一品发展得较好的地方,一定可以看到一个或者若干个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先进科技示范引领、农业品牌打造、促进产销对接、农产品产业协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政府作用方面,主要是要解决仅仅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情。政府作用,不是替代市场作用,而是以政府的作用力,补市场力,助市场力,融市场力。

在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包括一系列体制机制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主要体现在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在中央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对于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的担当意识、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对于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至关重要。

县级政府可以发挥主动积极作用的领域包括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品牌打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招商引智引资、村书记选拔配备(推动组织创新)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

返回上页

上一篇:发展民族种业 确保粮食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